律师观点:代币化股权仍处监管灰色地带
在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中,一场关于代币化股权的讨论正悄然升级。这项新兴技术,如同金融界的变色龙,既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潜力,又同时在法务的灰色地带中小心翼翼地试探。它承诺将原本高不可攀的资产变得触手可及,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模糊性,让人不禁想起那种既诱人又充满未知的故事。

代币化股权:金融世界的“潘多拉盒子”?
想像一下,你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的繁琐流程,就能轻松持有苹果、特斯拉,甚至是 SpaceX或 OpenAI 的“部分”股权。这正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(RWA)的迷人之处。通过区块链技术,现实世界的资产被铸造成数字代币,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,理论上能提高流动性、降低交易成本,并实现资产的碎片化,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原本门槛极高的投资。
光鲜外表下的“权利真空”
然而,如同那些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,代币化股权的光鲜外表下,却隐藏着一个关键的“权利真空”。
根据金融科技公司 B2BROKER 首席商务官 John Murillo 的直言不讳,投资者在购买这些代币时,必须清楚一个核心事实:“他们并不实际持有股票,他们持有的是由中介机构发行的代币。”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就是:
没有股东权利: 你无法直接对公司资产主张权利,没有投票权,也无法获取公司的内部财务信息。
收益形式模糊: 代币是否能带来分红收益、利润分成,抑或只是纯粹的资产价值增长,都需要仔细厘清。
这就如同你买了一张豪华邮轮的船票,却发现船票上并没有写明你是否能进入驾驶舱,是否能享用头等舱的餐点,甚至连邮轮的目的地都模棱两可。
OpenAI 事件:一场关于“模糊”的警钟
近期,交易平台 Robinhood 面向欧洲用户推出的 OpenAI 和 SpaceX “私募股权”代币,更是将这种“模糊”推向了高潮。OpenAI 随后立即澄清,这些代币并不代表公司股权。
对于这种乱象,Ferraro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Tyler Yagman 预言:“我认为类似‘OpenAI Token’事件还会再次发生,即面向散户投资者推销代币化证券的方式会造成重大混淆。”这无疑是一记警钟,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创新效率的同时,不能忽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。尽管存在这些困惑,Yagman 依然认为代币化股票具备“极具吸引力”的应用场景,“能够将证券市场的多项功能整合到一项技术之中”。
他呼吁出台明确且全面的代币化股票相关法规,以“让原本难以接触的资产类别的投资渠道实现民主化”。这句话道出了代币化股权的核心价值——普惠金融。如果能有效解决监管问题,它将为更多普通投资者打开高门槛资产的投资大门。
巨头们的“代币化”竞赛与监管的“积极”回应
尽管挑战重重,加密行业的巨头们显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。Robinhood 并非唯一一家试图将代币化股票引入大众视野的平台:
Kraken 和 Bybit 等加密交易所已经推出了代币化股票交易,共支持超过 60 家上市公司的股票。
区块链平台 Centrifuge 更是与 S&P 道琼斯指数公司合作,将 S&P500 指数进行代币化,并将其纳入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应用生态。
甚至有消息称,加密交易所巨头 Coinbase 正在积极寻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批准,为客户提供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主席 Paul Atkins 的领导下,美国 SEC 对业界提出的推动代币化金融资产的请求表现出“积极”态度。Atkins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:“代币化是一项创新,我们 SEC 应该专注于如何推动市场创新。”
这番言论无疑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。监管机构态度的转变,可能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关于代币化资产的清晰法规出台。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,毕竟,没有明确的规则,再好的创新也可能寸步难行。
未来展望:在希望与挑战中前行
代币化股权,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未知世界,正吸引着无数探险家。它承诺着一个更高效、更普惠的金融未来,但也同时警示着我们,必须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,审慎前行。
这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拉锯战,充满了悬念与转折。最终,这场关于“代币化股权”的“大戏”将如何落幕?它会成为金融历史上的里程碑,还是昙花一现的泡沫?答案或许就在我们眼前,在不断的探索、辩论和法规完善中逐渐揭晓。
您认为,代币化股权的未来走向会是怎样?它能否真正实现资产的“民主
评论列表 (4条):
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...